通信60年巨变:从胡同传呼到3G生活
关键字:通信60年巨变:从胡同传呼到3G生活 时间:2009年9月2日 地区:深圳
2009年6月,北京电话用户总数为2631.5万,其中手机用户为1744万,约为固定电话的两倍
“楼上楼下,电灯电话”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这曾经是很多京城老庶民的梦想之一。如今,北京的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104.4部/百人。从跑上几条胡同接个电话,到现在用手机和朋友来个视频聊天, 60年的变迁中,北京市民不断享受着通讯业发展所带来的乐趣。
公用电话
从匮乏到遍布大街冷巷
1949年前夕,北京市内电话分支局共12处、局营公用电话共41处。新中国成立后,北京26个邮政支局全部安装了公用电话。因为经济水平的限制,公用电话成为北京市民与他人沟通的重要通信手段。
“那时,七八个胡同才有一部传呼式公用电话,接个电话常常要跑上几个胡同。”家住东城区王府井大纱帽胡同的赵大妈告诉记者,由于电话的稀罕,就是接个电话也会兴奋很长时间。除了知足四周居民的需求,这部传呼式电话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位于胡同中的小工厂,由于当时的普通工人几乎不能使用厂长电话,而他们的需求只能通过传呼式公用电话来解决。
上一条:微型博客——网络舆论引导的新视点